活化传承 | 朱子古琴非遗艺术亮相泰国曼谷
跨山越海,朱子古琴非遗艺术近日受邀亮相泰国。8月19日至21日,2025年海洋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曼谷)在泰国曼谷召开,南平市首批朱子古琴艺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朱子琴社成员、延平区古琴协会会长范甜婷受邀参加活动。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50年来,中泰在人文领域有良好的交流基础。此次由5个国家17个机构(大中等学校、学术组织、社会机构等)合作在曼谷举办的海洋音乐国际学术会议,受到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重视。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音乐之约不仅是艺术的盛会,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
这也是南平市“朱子古琴艺术”第一次走出国门。
南平作为朱子故里,发展出朱子古琴艺术。朱子,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还是一位琴学家和音乐学者,是记载在古籍上流传下来的130多位古琴大师之一。朱子在闽北琴书五十载,赋予了古琴理学文化的内涵。2023年,“朱子古琴艺术”成功列入南平市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范甜婷等三人是首批朱子古琴艺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朱子琴社在闽北成立。随着队伍的壮大,朱子古琴艺术传承人开始进机关、进课堂、进青年夜校,让大众了解朱子与古琴。
在庆祝中国泰国建交50周年音乐会上,范甜婷弹奏了古琴曲《碧涧流泉》。此曲相传为大儒朱熹所作,充分表达了其“中正平和”的琴道思想。乐曲以“碧涧流泉”为主题,通过旋律的起伏、节奏的缓急,生动刻画了山泉从幽谷深处流出,时而涓涓细淌、时而湍急奔涌,最终汇入江海的画面。蕴含着古人“天人合一”的内涵,既展现了自然的生命力,也传递出宁静致远、悠然自得的心境。朱子古琴艺术的魅力,在异国迎来阵阵掌声。而多国艺术家合作表演的《中泰一家亲》,也让参演和观演的人们,都深深地感受到中泰的深情厚。
演奏朱熹所作琴曲《碧涧流泉》
在随后举行的海洋音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范甜婷分享《朱熹与古琴关系之探究》,主要从朱熹与古琴之缘、朱熹的古琴理论、朱熹与同时代琴家的交流以及朱熹对后世古琴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展开。
学术研讨会——《朱熹与古琴关系之探究》
“能在异国的舞台上展示朱子古琴非遗艺术的魅力,我倍感荣幸。”范甜婷表示,作为朱子古琴艺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将积极做好朱子古琴非遗艺术传播,让千年回响不绝萦绕。
据悉,包括朱子古琴艺术研讨论文在内,2025年海洋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曼谷)发表了42篇专题文论,视野宏阔、专题细致深入,体现了中外学者在海洋音乐领域探赜索隐、多方研究、不断进步的局面,展现了中国、东盟学者在海洋音乐学术事业与国际合作的新进展。
来源: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