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礼敬真德秀》一书出版发行

  3月,《礼敬真德秀》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浦城县朱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甘跃华创作。

 

  真德秀(1178-年—1235年),本姓慎,因回避宋孝宗赵昚的名讳,改姓真。字景元,更字希元,号西山,世称西山先生,福建省浦城县长乐里(今仙阳镇)人。

  著名理学家真德秀是朱子的私淑弟子,《宋史·真德秀传》记载:“德秀晚出,独慨然以斯文自任,讲习而服行之。党禁既开,而正学遂明于天下后世,多其力也。”

  真德秀病逝后,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忠。宋嘉熙三年(1239年),配祀朱熹。明正统二年(1438年)从祀孔庙。成化三年(1467年)追封“浦城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御赐“力明正学”匾额。

  《礼敬真德秀》是一本散文专集,作者的创作理念是,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史料中、在专家学者的论文专著里,撷取一朵朵闪亮的浪花,力求以故事的形式、散文的笔调、通俗的语言,打开一扇扇了解真德秀的窗口,将真德秀最精彩的人生、最生动的事迹、最感人的思想,从不同侧面展示给世人,还原再现一个真实感人并具有人间烟火气的真德秀,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德秀,敬仰真德秀,学习真德秀,并将真德秀人格风范和精神魅力,显示于世,传之后代。

  全书25万字,由上、中、下三篇组成,上篇:一代贤臣真德秀。中篇:一代大儒真德秀。下篇:一代真君子真德秀。

 

 

《我写真德秀》

甘跃华

  昨天,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样书,我长长舒了一口气——有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历时二年多时间创作的《礼敬真德秀》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发行,可谓是一份艰辛之收获。  

  浦城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 

  1994年版《浦城县志》记载:浦城历代名人辈出,后先辉映。被收录“二十四史”和《清史稿》有29人(其中《宋史》26人,《元史》2人,《清史稿》1人),编入《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21年版)112人。五代至清已知人物中,有进士172人(其中武进士5人),举人191人(其中明代文举人71人,清代文举人77人、武举人43人),贡生528人(含廪贡95人)。这些科举人物中,再登博学宏词科的有章得象、章杰、徐凤、真德秀4人;状元4人,其中进士第一有五代章文谷、宋章衡,释褐第一有宋周固、祖秀实;进士第三(探花)有宋陈师锡、潘中、杨邦弼3人;会元有宋吴育、章楶2人;解元有宋章授、叶焕、张翘3人。

  清代及其以前的职官中从七品以上官员有488人,历任职务中:宰辅有宋章得象、吴充、章惇、徐清叟4人,副宰辅有宋吴育、章楶、真德秀、徐荣叟4人;尚书有五代张从晟(工部)、章仁耀(尚书右仆射)、章仁澈(尚书右仆射)、章仁辅(工部)、沈弘(兵部),宋章得象(工部)、张泌(刑部)、邓佐(工部)、祖珪(兵部)、范镗(工部)、周武仲(刑、吏部)、章谊(刑、户部)、徐应龙(刑、吏部)、真德秀(户部)、徐荣叟(礼、吏部)、徐清叟(兵、吏部)、徐莘老(礼部)、陈球(户、礼部)、陈谦(户、礼部),清祖之望(刑部)等20人;检校尚书有五代章仁昉(工部)、章仁嵩、章仁肇、章仁郁等4人;还有侍郎21人,总督、巡抚、布政使(含提举常平、转运使)12人,知府、知州(含刺史、府尹)93人,知县(含县令、知县事、县尹、署县)127人;武职有提督、总兵4人,副将5人,游击6人,都司、守备21人。  

  一个闽北山城古邑,这么多出类拔萃的历史先贤,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足以体现其底蕴深厚,人文鼎盛。   

  我是生于兹、长于兹的浦城人,长期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对于浦城先贤,我总是投向敬仰的目光。而在这些浦城先贤中,我花比较长时间、比较多精力,去学习、去研究的对象是真德秀。    

  我认为,真德秀是浦城先贤中,最为杰出的一个代表,最为闪亮的一颗星辰。    

  在不同的场合,我曾不止一次说,之于浦城文化,真德秀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讲到浦城八相,真德秀是其中之一;讲到朱子文化,真德秀是著名理学家;讲到农耕文化,真德秀堪称劝农先驱;讲到孝道文化,真德秀孝名远扬;讲到诗词文化,真德秀一首《蝶恋花·红梅》技压群芳;讲到古琴文化,真德秀琴论思想独树一帜;讲到古籍文化,真德秀是著名的藏书家;讲到养生文化,真德秀一首《卫生歌》流传至今……

  真德秀太雄伟了,他就像一座高山,我们越往上攀登,越感到高山仰止。  

  真德秀太丰富了,他就像一汪清泉,我们越往下挖掘,越感到深不可测。  

  研究真德秀的论文、专著不少,孙先英教授所著的《真德秀学术思想研究》,站位高远,钻研深透;孔妮妮教授所著的《真德秀研究》,取材全面,叙述严谨;余奎元先生所著的《贤臣大儒真德秀传》,史料翔实、脉络清晰……。按理说,在这么多专家学者面前,我作为一个真德秀文化的后学者,实是不敢再班门弄斧了。    

  但是,缘于对家乡文化的热爱,缘于对真德秀的敬仰,二年多前的一个夜晚,借着明亮的灯光,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仍然满怀真挚之情,坐在电脑桌前,忐忐忑忑地敲下了书名——《礼敬真德秀》。    

  我深知,自己不具备研究真德秀学术的高深造诣,也没有掌握极其丰富的真德秀生平资料,我创作《礼敬真德秀》一书,纯粹是为了表达对这位浦城先贤的一种崇敬,一腔怀思,一番发自肺腑的激情荡漾。

  所以,《礼敬真德秀》一书,既不是一本研究真德秀的学术专著,也不是一本真德秀的生平传记,准确地说,这是一本礼敬真德秀的散文专集。    

  我的创作理念是,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史料中,在专家学者的论文专著里,撷取一朵朵闪亮的浪花,力求以故事的形式,散文的笔调,通俗的语言,打开一扇扇了解真德秀的窗口,将真德秀最精彩的人生、最生动的事迹、最感人的思想,从不同侧面展示给世人,还原再现一个真实感人并具有人间烟火气的真德秀,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德秀,敬仰真德秀,学习真德秀,并将真德秀人格风范和精神魅力,显示于世,传之后代。  

  手捧样书,翻阅其中,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疲惫,回首创作时的日日夜夜,至今仍很难从绞尽脑汁的艰辛中缓过神来。写书艰难,而此种艰难唯有写书者,方有切身体会。

  不过,书,印出来了,自然是对作者最大的安慰。因此,心怀感恩的我,恭恭敬敬地将《礼敬真德秀》,端端正正地摆置于书架中……

2025年3月27日

 

来源:南平市朱子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浦城文化大观

创建时间: 2025-04-08 09:47
浏览量: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