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网_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

    时值宋朝斗茶风气日盛,“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故除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而建宁府的“建盏”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的斗茶最佳珍品。

    建盏(天目瓷),黑瓷代表,是汉族传统名瓷。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因产地为宋建宁府瓯宁县,又因瓯宁县为建安附属县,故此称为建盏。

    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宋徽宗曾明确表示出对建盏的喜爱:“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宋代家喻户晓黑釉瓷建盏,产品曾通过泉州港远销日本和欧洲等地,讲究饮茶的日本人民,将建盏视为珍品。现存于日本的宋代“耀变”、“油滴”等四只建盏被誉为国宝级稀世之珍,极受重视,其中“曜变天目”更是是饮誉世界珍宝。

    除日本外,美国许多著名博物馆也有建盏的收藏,由于J.M.普鲁玛曾调查过水吉的窑址,故密西根大学有较多的样品收藏。当然,我国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他处也收藏有建盏的宝贵样品,然而目前最大的宝藏之一似乎可以认为是未经多少发掘和清理的建窑古窑址。

作者:蔡炳龙

作品名称:满天星盏  

作品规格:12.5*7  

获奖情况:2015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展参展作品优秀奖

作者:黄文勇

作品名称:金油滴大撇口建盏

获奖情况:2014年 (金油滴大撇口建盏)在2014上海国际礼品工艺品创意设计展览会中获得工艺美术金奖。

作者:吕竹兴 

作品名称:建窑银毫盏

作品规格: 口径9 CM  底足3CM 高5CM 

作者:许家有

作品名称:《建窑兔毫斗笠盏》

规格:上口径14cm,底直径4cm,高4.7cm

简介:该作品器型为斗笠形,上大下小,仿若盛开的花朵,兔毫纹泛银灰色光泽,配以黑色瓷底,低调而不失华丽之感。

作品作者: 詹桂溪

作品名称: 曜变油滴盏

作品规格:26cm直径*高12cm

作品简介:采用当地纯天然釉石

获奖情况:2014年5月《曜变油滴盏》荣获第九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作品作者:郑兴梨

作品名称:曜变茶末釉凤凰盏

作品规格:口径8.5cm高3cm

作品简介:采用当地纯天然釉石,纯手工拉坯

获奖情况:2014年荣获第七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华工艺作品奖评比金奖

作者:孙福昆

作品:龙窑柴烧柿红兔毫盏

口径:12.3cm 高5.5cm 足径:3.3cm

作品简介:该作品釉面温润,色彩柿红之,艳而不俗,这种釉面只有在龙窑柴烧的过程中,由于窑温及窑内气氛波动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窑变,而已柿红的颜色示人,量少且珍贵,不易多得。

获奖情况:2015年3月北京第三十一届国际礼品及工艺品展览会“工艺美术金奖”。

作者:孙福昆

作品:油滴盏(鹧鸪斑)

口径:9.5cm 高:5.1cm 足径:3cm

作品简介:该作品色彩绚丽,清新动人,成片大朵的釉面纹路犹如鹧鸪鸟身上遍布的羽毛,故称鹧鸪斑。

获奖情况:2014年10月26日第七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金奖。

作者:蔡炳盛 

名称:蓝油滴盏

作品规格:上口径8.5CM,底足直径3.3CM,高4.2CM

作品简介:此盏器型规则,蓝光分布均匀至碗口,滴点圆润饱满像是孔雀开屏,美不胜收      

获奖情况:2014年5月1日荣获第九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银奖 

作者:熊忠贵

作品名称:乌金釉银丝纹束口深斗盏

作品规格:上口径:9.5cm    底足直径:3.7cm 高:5.3cm

作品简介:手工拉坯、利坯,龙窑柴烧盏形大度,内外釉色均匀饱满,整体色泽乌黑中乏银丝,凸显柴窑内敛幻化之韵味。

获奖情况:2014年10月26日在第七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评比中,荣获银奖。

创建时间: 2022-09-30 15:13
浏览量: 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