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网_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

 

                     杨氏祠堂  (图片来源:福建新闻网)

 

    一次小聚对友人说,李侗文化研究会的李国柱会长把我拉“下水”,友人听了笑着说:“现在水平越来越高,可以冬泳了。”其实,拉我“下水”的不只是李会长,还有杨时文化研究会、罗从彦祠修复管理委员会的宿老。当然,尽管“下水”多年,泳技却不高,深水区不敢涉足,只是漂浮在水面渐行渐远,由朱熹上溯李侗、李侗上溯罗从彦,罗从彦上溯杨时,在道南学派的学海中一路趔趄前行。
延平区的水南、夏道、太平、炉下属宋代南剑州城南,是理学文化名区,因为这里有许多“延平四贤”的遗迹,其中之一是闽学鼻祖杨时后裔散居在多个村落。2013年1月31日上午,应延平区杨时文化研究会的邀请,与杨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杨思浩、副会长杨俊通,以及市、区文史工作者等一行8人考察了文化厚重的延平区太平镇杨厝村。


    杨厝村距延城28公里的闽江岸边,316国道边一座牌坊立于岔口,杨厝村以这种标志昭示这里深厚的理学文化。牌坊重檐式,四根黑色大理石方柱分别刻着四句楹联:“理学渊源载道文章三尺雪,传家清白浩然正气四知风”、“立德立言华卷文章昭四海,济时济务魁述作著立千秋”,道出了道南学派的渊源和后裔以理学传家的家风。


    陪同我们考察的杨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俊通是杨时第34代孙,也是杨厝村的老干部,曾先后任村书记达18年。杨厝的杨氏开基祖是杨时长子杨迪的后裔。杨迪生子杨云,云生杨应,应生南公,南公生杨福,明代迁徙杨厝,至今繁衍到第38代,400多户、1600多人。交谈中,杨俊通无意间透露出一个叫“儒岭”(现更名为儒罗)的地名,让我们兴奋不已。因为那个村子是最近一段时间频繁出现在键盘中的一个地名。我们知道,儒岭是杨时弟子罗从彦的出生地,罗从彦出生时哭啼不止,才卜居于罗源里。看来理学家不仅学统相因,而且心有灵犀,历史就这么巧合,20多年后罗从彦成了杨时门下唯一一个被朱熹称誉为“潜思力行、任重诣极”(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四)的弟子。只可惜,据说这个村子因地质灾害已整体搬迁,让蓄积良久一睹儒岭风采的愿景瞬间成了泡影。


    简单座谈之后,杨氏和村干部带我们参观杨厝的古迹。汽车沿着溪畔东行,一座廊桥进入眼帘。此桥始建于宋代,清道光九年(1829)重建,1998年2月又重建。桥长25.8米,宽5米,48柱。桥貌聿新、流檐飞脊,大小横梁铺满诗句,或引人观蝶,或引人听泉,或引人闻香,或引人品诗,或引人遐思……难怪重建时“乡民协力,集腋成裘”。(桥亭《太平桥简介》)
 

    桥头有小路通往观音山。山中有观音阁,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建,清康熙十七年(1678)、乾隆十七年(1752)重修。2009年6月再次重修,历时一年六个月。观音阁与众不同之处是左侧的孔圣庙,这是我第二次见到的孔圣庙,但庙中所祀与炉下的孔圣庙不同。炉下孔圣庙以李侗、朱熹为配,这里配祀却是闽台共奉的李三娘、陈靖姑、林九娘、财神和福德正公。
 

    不过,按规制进入孔庙的只有先贤先儒两类人物,民间神祗不能进孔庙。炉下孔圣庙之所以有李侗、朱熹,是因为此二人皆入祀孔庙,杨厝将民间神祗与孔子并列一庙显然有违规制。不仅如此,孔圣庙内的红纸楹联更让人啼笑皆非,“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临者令也能令普天之下人人道奶,水者绥也抚绥率土之滨个个呼娘”。前者为至圣先师,典籍人物,其学为国学;后者为人变之神,民间传说,其俗为民间信仰,二者何以能够并“说”?
 

    观音山所以建孔圣庙,是因为旧时这里设过学堂。重建的观音阁前有文斋楼一座,楹联有“层楼环翠旷望出尘,书声梵唱嘹亮天半”。旧时,许多村庄在寺庙、祠堂设学堂,作为历史无可厚非,更何况庙祝也告知人们在拜观音时不能忘记儒家文化。观音阁外棚庑间悬挂四幅礼义孝道的故事和诠释儒家名言的方框:如《王裒闻雷泣墓》、“以德报怨”(《论语•宪问》)、“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缓”(清李毓秀《弟子规》)、“亲所喜物应取之,亲所厌物应弃之”。(同上)请诸君勿见此就刀斧相加、大张挞伐,因为古人对义理的理解比今人透彻得多,早就知道对圣贤言语也须“辨证”、“扬弃”。比如理学家李侗,在对待父母呼与命的问题上就没有死守教条,而是从自身做起给子孙一个宽松的环境。朱熹说李侗“寻常人叫一人,叫之一二声不至,则声必厉;先生叫之不至,声不加于前也”。(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〇三《罗氏门人》,第2601页,中华书局1986年。以下只注书名)古人对利欲观也阐述得很明白,孔子就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里仁》)道南学派的罗从彦也知道“嗜好者,人情之所不能免”。( 罗从彦《遵尧录》,《宋元学案》卷三十九《豫章学案》)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更不是禁欲主义,他的利欲观是“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第224页)、“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朱熹、吕祖谦《近思录》卷五《改过迁善,克已复礼》,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以下只注书名),提醒人们要正解对待利欲。不仅如此,朱熹还告诉人们要把握取舍关:“言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然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卷二,第14页,宋元人注《四书五经》上,中华书店1985年。以下只注篇名)因此,上述所言晚辈对待长辈喜厌之物取舍是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做出的选择,体现的是儒家的孝道观,无须担心因此会误入歧途。
雨露滋润万物,文化滋养人事。在这里生息繁衍600多年的杨氏,如何在开辟草莱中,继承祖先遗德是此行关注的话题。离开孔圣庙,调转车头穿过村部前洋,一个小山坡和几个弯道过后,一个秀美的小村庄嵌镶在田野。杨氏告知,此村叫后洋,是杨氏最早在杨厝落居的地方。抬眼望去,山色滴翠,光和景明,房屋隔田相望,鸡犬相闻,颇有些“色静深松里”、“孤村几户炊”的景致。

 

    汽车停在机耕路旁,南面而望,风水林下掩映祠堂,坐南朝北。门前菜圃数畦,秀水一池。据说,池塘原本是村民的一口鱼塘,方方正正,因为废弃,正好成了半亩方塘的心仪佳胜。
 

    祠堂建筑别具一格,硬山式屋构,装饰简洁,正脊两端燕脊飞翘,斜脊不露屋檐。大门两侧长形窗、方窗、圆窗数扇,如人之眼目。因为木构建筑,木骨泥墙,乌柱黑瓦,平凡如常,若施之彩绘,并不逊色台湾的祠堂。祠堂的另一特色是门前的布局:门外砌石一米多高、半圆平台,弧形石墙墙面覆以石板,彰显主人之尊。更为奇特的是,门外左右各有一口方井,水面青萍浮绿;井中嵌以石板。杨氏告知,此井称“蟹眼”,功能为取水之用。其实“蟹眼”为风水学用语,指合襟干流。唐宋时期,在闽北斗茶的文人墨客将初沸茶水中的小汽泡称为“蟹眼”。《辞源》:“初滚为蟹眼,泡渐大为鱼眼。”苏轼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试院煎茶》)看来这家杨氏对这方地理风水有过一番斟酌:背负青山,有水滋养,极目可望,一派风光。


     祠外瞻山前,祠内闻书香。步入祠堂,一股书香扑面而来:杨氏以“四知堂”为堂号,把文化看成是子孙繁衍不可或缺的滋养,“感春露而怀秋霜济济人文垂万世,序左昭而分右穆绵绵瓜瓞于千载”、“春祀秋尝遵万古圣贤之遗泽,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之源渊”、“祖德难酬兄友弟恭一堂□气,孝思不匮子孝孙贤万世相承”,是杨时后裔的精神支撑。在理学家眼里,人之气有两种:“从血肉身中出来者,为血气之气”,“从义理中出来者,即浩然之气”。(《朱子语类》卷五十二《孟子二》,第1243页)而浩然之气需“知言养气”,“义理昭然,则浩然之气自生”。(同上,第1241页)祠堂内的一幅幅柱联是浩然之气的精神养份,杨时子孙不敢忘怀。
 

    祠堂内乌黑的木柱和墙壁说明这里原本是一座家祠,主人即最早入居杨厝的开基祖南公,是杨时第5代孙。清末民初,子孙迁居异地,家祠成了宗祠。墙壁上近百张进学“捷报”,杨靖、杨韦、杨照、杨鸿、杨国祯等一串串芳名是杨氏“理学世家”的明证。这些捷报多已字迹模糊,但依稀可辨,其中右侧神龛下是录取学府中最高级别的一张:“贵府老爷……旨恩准以国子监太学生□籍肄业,□即□赴北闱乡试,□中三元”,落款为“县学经路公报”。想当年他们的聚居地锣鼓喧天,何等热闹!何等荣耀!
 

    参观杨氏宗祠之后,我们一行回到村部所在地前洋参观古民居。前洋一溪两岸,南岸是新开发的新村,北岸是旧村。跨过10多米的石拱小桥,端现眼前的是一幢老宅。老宅二进庭院式,大门外围以短墙,正面临溪,饰之以脊。西面门楼,“门对青山千□□,户外绿水永长流”的门联,蕴含着主人对美好家园的向往。
 

    步入大厅,眼前是一方“寿指庄椿”横匾。“庄椿”为祝人长寿之词。这家主人是杨时第33代裔孙杨昌亨,今年93岁高龄。“寿指庄椿”是他的祖先杨文维(号鸿项)60岁寿诞时亲友欧□□所赠匾额,从匾中读取的信息可知其举人出身,官居泉州府训导。神龛横梁的“立雪”和柱间楹联让人们对这户杨氏的身份深信不疑:“立修齐志,读圣贤书”,告诉子孙要修身立志,读圣贤书;“修其孝悌忠信,以为黼黻文章”,告诉子孙要知行合一,重视践履;“忠孝传家绳祖武,诗书继世裕孙谋”,告诉子孙诗书是兴家旺族的精神财富,要继承先人的遗德、功业……这些楹联寓意深刻、志存高远、意味无穷。


    小巷幽深,文蕴深厚,悠然于曲折的巷闾间,或是古宅建筑的生动,或是遗德事迹的激昂。心潮未息,又风生波兴,随着杨氏的脚步匆匆跨入122号人家。宅虽无华,既无彩绘之美,亦无雕刻之姿,但农家小院让人流连。和煦阳光洒满天井,晖映群山的妩媚。正屋与厢房三层,红窗蓝栅,映带几分景致;拐角处,小梯连接,弯弯几许,更衬出几分雅致。这家杨氏的祖先是杨时第29代孙杨仕铎(字贞施,号鸿恩),他留给后人的名声是行伍事迹,所以正堂悬“武魁”匾,足见杨时子孙人才辈出。有此名头之人物,志书当会给他留下一笔,或纵横西域,或血染海疆……这位杨氏还以“龟山启裔善积厚流先□□□□□□□,渚水肇基卜凤毛麟迹千百年赖此指谋”与子孙共勉,让人生出几分敬意。虽然楹联字迹不清,但理学家的后人有义理的基因,或许可能是一个像湘军理学家、军事家罗泽南似的人物。


    朱熹有言:“然仁,理也;人,物也。(朱熹《孟子章句集注》卷十四,第112页)又说:“人之有形有色。”(同上,第108页)物也如此,无文化之物只能满足功用,如筑屋以居、砌灶以炊、造舟以乘,有文化之物则给人增添底蕴、增添华彩。杨厝古民居一幢连着一幢,几步之外,眼前是一幢波浪起伏马头墙的古居民。这家主人杨俊天与杨俊通同辈,也是杨时第34代孙。
 

    杨俊天的祖先中有一位杨时第32代孙杨斯瑞,他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大门的装饰和屋内的文化元素证实这位贤达的身份:宽大石板的石门,两侧门壁饰以小狮,活龙活现。门楼下,木雕雀替,蛟龙含珠;瓜柱垂花,雕刻精美。木门上的“文经”、“武纬”,衬出这户人家的儒学家风。走进大门,眼前所见是主人难以揣测的城府:神龛下方短梁各有一幅精美的太极图,而太极图左右各饰两个圆形的八卦图,圆图之间或人物,或花草,说明这位杨氏对易学原理颇有研究,抑或有过研究成果。当然,主人优游易学的同时没有忘记儒家的耕读思想,“勤和俭二字传家,耕与读两般教子”,是这家主人持守的核心思想;“遵司马之遗训积金积玉无如积德攸久,凛张公之家教学诗学礼还要学忍为高”,是这家主人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更有甚者,主人还把诸葛武侯《出师表》、王羲之《兰亭集序》、木兰女《代父从征》、王勃《滕王阁赋》四篇佳作用木框悬挂墙面,表明主人既有心系国家的情怀,又有不甘虚度岁月积极进取的意向,还有文学诗赋的喜好。大学生才念得上经典之作,出现在农家小院厅堂里,足见这户杨氏人家的涵养相当深厚。若有髫童摇头晃脑朗读,可谓杨厝一大奇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24多年前这些让人称羡的表文、小品文、辞赋倒背如流,到如今剩下只言片语。伫立堂前,沉思良久,以至杨氏催促仍不忍辞行,原因是担心回去后“书到用时方知少”。
 

    行脚匆匆,蜻蜓点水,尽管是圄囵吞枣,还是有“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于谦《观书》)的收获。每次离开老宅都落在同仁后一大载,好在睦平兄与我沆瀣一气。
 

    拐出一道巷口,远远望去,两根石柱耸立屋前,有人告知,这也是历史上一户举人之家。趋步观察,柱为六边形,高10多米,上敛下宽。柱的顶端为胡芦形,一方形小平台扣于柱间。底部左右两块高约1米、宽约30公分、厚15公分的方石立护石柱,“庚子”、“大清”、“道光辛丑年七月日”清晰可见。从“道光”二字可以推定,“庚子”是道光二十年(1840),“辛丑”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也就是说,道光二十年是中举的时间,道光二十一年是官府在此立碑的时间。
 

    这幢房子的主人是现任杨厝村女书记王金娇。房屋的布局与先前几户无别,但陈设有序,让人耳目一新。堂下四周廊庑,一色红栏栅。生活在这里的主人,春花秋月,月夜星空,当有“最难忘、遮灯私语。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的诗意。
 

    王金娇丈夫杨英权是杨时第35代孙,陪同我们的杨俊通也出自此房,是杨英权的叔叔。此宅为前述清朝武举杨仕铎的故居,因曾发生火灾,“武魁”匾移至上述122号宅院。可见,杨俊通、杨英权都出自名门,但主人没有彰显先祖的荣耀,而是勤勉先祖的遗德。大堂上下,干净透亮,焕出原木本色,无须添砖加瓦,年年栋宇聿新,儒家的勤俭遗风展现于生活日用之中。王书记一脸灿烂,端出柑桔、花生盛情款待我们一行,并告知这户宅院出了10多个大学生。话语平淡,但饱含父母的艰辛,这艰辛留在弯曲小道的芳土之中,留在门前的青石板之上……
 

    杨厝村之行,有许多感受,深厚的文化固然是其中之一。但行经小溪之畔,溪流浊水,有人用“触目惊心”来形容这里的生态环境,我则用“恐怖”二字来形容。朱熹说:“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卷二,第13页)而仁厚之俗不能停留于仅有的仁之心,而必须义形于外。正如孟子所言:“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同上《孟子章句集注》卷十一,第89页)从杨厝的诸多楹联中可知,当地人深知生态对他们生活的重要性,但必须登高而呼,像理学家说的“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周敦颐《通书•陋》)这个事业以治国、平天下为最高目标,而治国、平天下并非以官职高低为前提,而是看在生活日用中是否有实践仁心的义举。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朱熹《孟子章句集注》卷七,第52页)众人修身,施之义举,一家太平,一方太平,才能国之太平、天下太平。
 

    我无作诗功夫,但那户杨氏老宅的门联与现实的杨厝形成鲜明的对比,妄下功夫改其联为“户外青山依旧秀,门前臭水万难闻”。其实,如果杨厝村每户人家都贴上此联,并能知过迁善(《周易•益》),则是杨厝村子孙之福,因为这也是杨厝人的心声。

 

(原载《朱子文化》2013年第3期)

 

创建时间: 2022-09-30 14:49
浏览量: 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