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利田:南平问答

    2014年5月19日上午9时,在南平市《朱子文化》杂志社办公室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朱红娜等6名记者就武夷山自然山水文化与朱子文化的关系、朱子文化对市民生活的影响等问题采访了我。对记者所提的问题,我尽自己所知道的作了回答。现将其追记如下,并定名为《南平问答》:

 

 

    问:程先生,你主要研究什么?在什么时候开始对朱子文化进行研究的?并且,请你谈谈武夷山山水文化的特点。
    答:我主要研究地方文化史。对朱子文化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即1986年底,我从黑龙江调回来后,参加了本地举办的几次“延平四贤”与朱熹理学学术活动,感到南平历史文化底蕴很雄厚,名人辈出,朱子理学博大精深并影响深远,于是我就选择地方文化史和朱子学作为学术研究的方向。对朱子文化的研究,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
武夷山被称为“碧水丹山”、“人间仙境”, 它在祖国的名山胜地中,是以奇妙而独特的山水景色闻名于世的。
    问:那您就说说武夷山山水都有些什么特色?
    答:武夷山作为“人间仙境”,是极有神韵的、美丽的。武夷山的美感在于山,而武夷山的山的奇特美丽表现在:一是每一座山峰都是由一整块巨石构成的,也就是说是独石成山、独石成峰。二是峰峦的姿态奇特,你说它像什么,它就像什么,而且形似神似,惟妙惟肖。如玉女峰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大王峰就像威武雄壮的君王;又如燕子峰、狮子峰就像飞禽猛兽;幔亭峰就如楼阁亭台。等等。武夷山的山不仅有神奇与秀丽的独特造型,而且还具有雄伟、挺拔的丰姿。如三仰峰是景区里最高的山峰,就非常雄伟挺拔;而接笋峰、隐屏峰因其悬崖岩壁的高耸而显其雄峙、峭拔;天游峰、仙掌峰则是因为它壮阔而显得庞然、伟岸。三是武夷山峰岩峰顶是苍松灌木,而峰下是绿树翠竹,但山腰则是光秃秃的,敞胸露背,所以说它“只爱穿裙戴帽,却不喜穿衣”,具有独特风韵。武夷山的山是兼具有雄、奇、秀、险的特色,因此说,武夷山的美感在山、神气在山。
    问:那武夷山的水又有什么特点呢?
    答:武夷山的水的特点是在于灵性。武夷山麓中有众多的清泉、飞瀑、山涧、溪流。流水潺潺,如诉如歌,给武夷山注入了生机,增添了动感,孕育了灵气。而最具诱惑力的是九曲溪。九曲溪九曲十八弯,奇峰怪石逼岸林立,与水相环相绕,山环水转,逶迤而行。两岸奇观,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仿佛在仙境中。因此说,武夷山的灵性在水、灵魂在水。我去过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我认为桂林山水不如武夷山。
    问:武夷山山水这么美,这与朱子文化有什么关系呢?
    答:武夷山山水文化十分优美浪漫,朱子理学、朱子文化极其博大精深。这两种文化融合为一体,使武夷文化更加博厚、超绝,因此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因此,这两种文化关系十分密切,结合十分融洽,而且是融为一体的。
    问:怎么密切?怎么融为一体?您谈谈。
    答:武夷山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当时就有古闽人在武夷山劳作生息,绵延数千年之久。至今在武夷山景区的悬崖绝壁上,还遗留着古闽人特有葬俗的一些“架壑船棺”和“虹桥板”等古文物。武夷山优美的环境,富有诗意的大自然山水浪漫文化,从秦汉以来,就吸引了各地名士和禅家来此盘桓。名儒显宦、文人墨客更是接踵而来。首位来武夷山隐居并传播儒家思想的是南朝的著名学者顾野王。由于名士的云集,佳构纷呈,汉朝、南朝以来,历代在山中修建的寺、庙、祠、宫、书院等多达187处,亭台楼阁117座。因此,武夷山因为山水的秀美、神灵而出现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即儒、释、道三教同山的现象。武夷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十六洞天,称为“升真元化洞天”。 武夷山又是佛教“华胄八小名山”之一。特别是中国历史发展到北宋末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文化的基本形态儒、释、道汇集于武夷山。武夷山除了是释、道的洞天外,更是“道南理窟”、朱子理学的摇篮,现今还是世界研究朱子理学的基地。你说,朱子文化与武夷山能没有密切的关系吗?
    问:您这么一说,它们确实关系密切。但是,朱熹是怎么在武夷山创建朱子理学、朱子文化的呢?
    答:朱熹很早就到武夷山来了。在朱熹来之前,武夷山就陆续接纳了一些著名的理学家。师事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颢、程颐兄弟并以“程门立雪”逸韵驰誉学坛、文坛的游酢、杨时,就曾先后卜筑武夷山,聚众讲学,传播洛学。
    问:据说杨时拜“二程”为老师,是游酢带他去的,是这样的吗?
    答:是这样的。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建阳人游酢20岁,被乡里举荐到京师开封参加礼部考试未被录取,但补上太学生的名录。在京师,游酢遇见程颐。程颐与他攀谈,深知游酢是个资质优秀的好后生,能够担当起传道的重任,因此就把游酢推荐给正在河南扶沟(今开封周口)任知县的哥哥程颢。程颢立即召请游酢来扶沟担任县学教职和书院山长。游酢欣然接受程颢的邀请,来到扶沟任职,并拜程颢为师,学习理学,但未行拜师礼。游酢拜程颢为师,比杨时早9年。游酢在程颢的教诲下,尽弃从前所学并很快掌握了程颢理学的精髓。
    而当时,将乐人杨时与建安(今建瓯)人林志宁在京师参加礼部考试也未被录取,于是便向北宋大臣文彦博求教,文彦博让他们去颍昌见“二程”兄弟,但苦于无人引荐。宋元丰四年(1081)林志宁来找老乡游酢,请游酢帮忙。游酢就立即带着杨时、林志宁到颍昌拜程颢为师,游酢与杨时、林志宁、谢良佐等-起向程颢行拜师礼。杨时拜程颢为师,比游酢晚了9年。
    杨时拜程颐为师也是与游酢一起去的。宋元丰八年(1085)程颢逝世。这时,游酢、杨时都已经当官了。恩师程颢的逝世,他们都很悲痛,但他们认为理学的探研不能半途而废,因此,游酢又带着杨时于宋元佑八年(1093)到洛阳拜程颐为师。当时,天正下着大雪,程颐正在午休,闭目静思体悟道理,游、杨见此情况,不敢打扰老师,就在旁边侍立恭候。过了很久,程颐觉醒,看到身旁躬立的游、杨,并说“你们还在这里啊?现在已很晚了,你们先下去休息吧!”等到出门一看,雪下得有一尺深了。这就是“程门立雪”的故事。“程门立雪”, 游、杨不是在程家门外的雪里,而是雪天去拜程颐为师,继续做程门的弟子。游、杨“程门立雪”给我们树立了尊师重道、尊师重教的典范。
    问:您这一讲,游、杨二人拜“二程”为师和“程门立雪”的情况就清楚了。好,你现在继续前面的朱熹在武夷山建立朱子学、朱子文化的话题,进行深入地解说。
    答:好。我们现在继续讲游酢、杨时在武夷山讲学的情况。游、杨二人想起离别老师回家乡时,老师对他们说:“吾道南矣!”于是,他们决心不负恩师重托,传道东南。首先,是游酢在宋元符元年(1098)回家乡建阳长坪,筑豸山草堂著书讲学,传播“二程”理学;第二年(1099)又在武夷山之五曲建水云寮,继续著书,授徒讲学,并与学友切磋。培养了如胡安国、黄中、吕本中等著名学生。游酢是最早在武夷山传播理学的。朱熹《九曲棹歌》的第五曲中的“林间有客无人识”,就是讲游酢首先在武夷山传播理学,但影响不大,没人晓得。杨时在武夷山传播“二程”理学比游酢晚了些时间。元符元年(1098)9月16日,杨时虽然游览了武夷山,而且留下了《游武夷》的诗,但是并没有在武夷山传播理学,这是因为杨时在武夷山只住一个晚上,而且急着要回京师,没有时间与当地名士、学者交流,更没有时间设坛讲学。杨时真正在武夷山传播理学是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因为这一年杨时任建阳县丞,有时间设坛讲学,沙县人陈渊就投书向他问学,杨时还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同时,杨时还常与武夷山当地的诸贤胡安国、刘元振(刘勉之父亲)等相聚邀游武夷山,切磋理学,使武夷山的理学气氛比游酢时浓厚了些。从游酢、杨时在武夷山传播理学的时间上看,游酢明显早于杨时,所以朱熹说:“道南首豸山学共龟山同立雪,理窟从洛水本归濂水引导源”,“道南首豸山”即游酢是“道南”之首,是“道南”中的第一人。
    问:您说得这些,与朱熹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答: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与朱熹都有紧密的师承关系,而且对朱熹成为理学集大成者,完成程朱理学体系的构建,都有着重大的关系。
    问:好啊!这,您给我们好好介绍一下。
    答:游、杨在武夷山传播理学,使武夷山的理学空气浓厚了起来,为朱熹在武夷山建立强大的朱子学派阵营、完成理学体系的建构堆积了优良的土埌,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首先,游酢将“二程”理学传给胡安国、黄中等,胡安国传给儿子胡寅、胡宁、胡宏和侄儿胡宪等,胡宪传给朱熹;黄中也传给朱熹。
    杨时在武夷山与胡安国、刘元振诸贤游,互相切磋理学,杨时还“二程”理学传给刘元振儿子刘勉之,刘勉之传给朱熹。杨时还传给罗从彦,罗从彦传给李侗,李侗也传给朱熹。朱熹是游酢、杨时的三传弟子。
    问:您再给我们捋一捋他们之间的师承关系,以及游、杨学术上的特点。
    答:好。游酢传给胡安国,胡安国传给胡宪,胡宪传给朱熹。朱熹是游酢的三传弟子。
    杨时传给刘勉之,刘勉之传给朱熹。朱熹是杨时的三传弟子。上面这些,属前期的,也就是朱熹在少年时的游、杨与朱熹之间的师承关系。
    杨时传给罗从彦,罗从彦传给李侗,李侗传给朱熹(这是后期的事)。朱熹是杨时的三传弟子。这是属后期的。杨、罗、李、朱,因为他们的出生和活动都在延平,所以称为“延平四贤”。
    游酢传给黄中(这是前期的事),黄中传给朱熹(这是后期的事)。
    游酢与朱熹的师承关系是在朱熹少年时即前期;杨时与朱熹的师承关系是在朱熹成人时即后期。
    游、杨都是“二程”的高弟,都得到“二程”洛学的精髓。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游酢重《易》学与“四书”,杨时更重“四书”;杨时主“静”,更直承程颢学术,游酢主“敬”,更直承程颐学术。
    问:“延平四贤”各有什么特点?
    答:杨时,宋代将乐人,将乐属于南剑州(后称延平府,今南平市)。杨时与游酢都是“二程”的高弟,杨时传播“二程”洛学主要是浏阳(今湖南浏阳)、毗陵地区(今江苏无锡、常州等地)和延平地区。(游酢是武夷山地区即建州地区)。杨时是南剑州传播洛学的第一人(但不是“道南首”,“道南首”是游酢)。杨时著作甚丰,后期作用超过游酢。杨时逝世后,明朝皇帝赐祠额为“道南”,清朝康熙皇帝赐匾为“程氏正宗”、“闽学鼻祖”。
    罗从彦,南剑州剑浦(今南平市延平区)人,他曾变卖家产到洛阳向程颐求教而留下“鬻田杖藜”的佳话。后来,程颐为让罗从彦学有所持,特地指示他要“再从龟山学”,于是他从洛阳回来后又拜杨时为师,而成为在南剑州传道的第二人。罗从彦一生严毅清苦,著作也很多,代表作是《遵尧录》等。罗从彦逝世后,康熙皇帝御赐匾为“奥学清节”。
    李侗,南剑州剑浦人,一生不愿作官、不喜著述,没有著作留下来。他是地地道道的彪炳乡土的大儒之师,人称“文延平”,是杨时的二传弟子,与杨时、罗从彦并称为“南剑三先生”。其学术修炼特点是默坐澄心、静心悟道,也就是主静,这与杨时、罗从彦相同,而人格特点则是冰壶秋月,即严于自律,满腹轻纶、品质高洁、性情率真、不为名利。康熙皇帝御赐李侗匾“静中气象”。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三明市)。康熙皇帝御赐匾为“大儒世泽”。这里不多讲,后面再讲。
    问:插问一下,福建称八闽大地,这怎么说。
    答:闽是福建的简称,八闽是福建的俗称。“闽”在福建最早是族称,即福建的土著民族称为“闽”,也称为“蛮”或“荆蛮”,后又称为“越”。秦以前福建有七个闽族部落,所以称“七闽”。唐初在七闽上增一闽,即增设漳州,正所谓“七闽宜增为八”,但这不是“八闽”的开始。福建称为“八闽”,是始于汉人南迁以后的南宋,因为从北宋开始福建有八个相当于府(郡)的行政单位州、军。这八个行政单位(州、军)是:福州、建州(今建瓯、建阳、武夷山、浦城等地)、泉州、漳州、汀州(龙岩在汀州)、南剑州(今延平、尤溪、将乐诸地)和邵武军(今邵武、光泽诸地)、兴化军(今莆田、仙游、福清、永泰诸地)。南宋时,建州晋升为建宁府,这样南宋就有一府五州二军共八个行政单位,所以福建被俗称为“八闽”。这八个行政单位历元、明、清几个朝代基本上无变化,所以“八闽”之称就一直延用下来(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代改为八府,即建宁府、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漳州府,其中“建、延、邵、汀”为上四府,“福、兴、泉、漳”为下四府;清代从康熙年间开始,福建除了原有的八个府的行政单位外,还有台湾府也属于福建管辖,这样福建又有“九闽”之称,但到光绪+一年即1885年,台湾建立行省,与福建分治,于是“九闽”的福建又恢复为“八闽”之称)。八闽大地就是这么来的。“八闽”的“闽”在这里比喻福建的“府”或地区。
    问:噢,“八闽”是这样来的。好,您接着谈朱子文化。
    答:前面说到游、杨在武夷山传播“二程”理学,促使本地学者也开始研习理学,如江贽、胡安国子侄、刘子翚、刘勉之、熊秘、蔡炉等等。江贽在武夷山建叔圭精舍,胡寅建有夺秀亭,刘勉之建有草堂,胡安国、胡宪建有山居,刘子翚建有屏山书院,刘中建有瑞樟书院,熊秘建有鳌峰书院、蔡炉建有梓里书院等等。他们在那里著书、切磋、讲学、授徒。绍兴十三年(1143)二月,朱松病故前,将儿子朱熹托孤给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的好友刘子羽教养,并托请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三先生训教。于是,14岁的朱熹随母移居五夫里。刘子羽为朱熹盖了紫阳楼以居住,并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从此,朱熹就开始了在武夷山近60年的研习、授徒、著述的生涯。
    刘子翚等三人不负好友重托,诚心教诲朱熹,并经常带领朱熹到武夷山水帘洞、刘氏学堂即屏山书院、刘勉之草堂、胡宪山居、瑞樟书院、兴贤书院等地受教。因此,朱熹从三先生那里受到了正规、全面、系统的儒学教育,同时也受到了游酢、杨时传来的“二程”理学的教育,这就为他进入“圣贤之域”和以后成为理学大师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朱子跟随三先生游武夷山,领会武夷山水的秀丽、深邃、雄奇、挺拔、浪漫独特的神韵。这为他将来学识的精深和建构的朱子学说哲理的深奥,都起了不可估价的作用。
    绍兴二+三年(1153),朱熹赴同安任主簿,途经南平,并拜会父亲的同窗好友杨时(朱松与杨时同为罗从彦弟子),被李侗的学问所吸引,就决定暂时把禅学搁起(朱熹在拜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为师时,既学习儒学也学习禅学,而刘、胡的学问也有禅学倾向),专心理学,研究义理。后来,朱熹又多次到南平拜会李侗,特别是在绍兴三十年(1160)十月,朱熹彻底体会到“理一分殊”的无尽妙处,就决定到延平正式行父礼拜师李侗并认真受学李侗。在李侗的耐心教导下,朱熹终于从根本上摆脱了佛老的“困顿之学”,完成了自己学术生涯中逃禅归儒的重要转变,走上了研究、探讨并集成义理之学的艰难的学术之路。
    绍兴二十七年(1157),朱熹从同安主簿任满而回到武夷山,以祠官的身份闲居武夷山和建阳,著术讲学达20年,武夷山水帘洞、冲佑观等都留下他讲学的足迹。乾道六年(1170),他葬母建阳崇泰里(今建阳莒口乡),筑寒泉精舍于墓旁守孝,读书授徒,与浙东著名学者吕祖谦合编《近思录》。在这20年间,朱熹在武夷山地区共编著了《论语要义》、《程氏遗书》、《资治通鉴纲目》、《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诗集传》、《周易本义》等31部理学重要著作。朱熹晚年集理学大成的《四书章句集注》也在这期间酝酿成熟,各个分本初稿初具胚胎,这就奠定了朱熹理学的基础。
    问:朱熹理学思想体系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是《四书章句集注》的完成。朱熹于淳熙九年(1182)在武夷山平林渡金谷洞讲学,并筹建武夷精舍。第二年四月,武夷精舍(后称武夷书院、紫阳书院)建成。此后,朱熹就专心致志地在武夷山中讲学授徒和从事学术活动。直到绍熙元年(1190)。在此期间,四方学者纷纷投向朱熹,云集武夷山,其中知名学者有蔡元定、蔡沈、黄干、林用中、辅广、刘爚、詹体仁、祝穆、沈默、李闳祖、方士繇等。武夷精舍是他们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一时期,既是朱子学派的聚集期,也是朱熹学术思想走向成熟的时期。朱熹在武夷精舍完成了《易学启蒙》、《孝经刊误》、《小学》等一大批论著和书信;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反复修改了《四书章句集注》,使这部著作日益完备。《四书章句集注》的完成,标志着朱熹集理学之大成的任务的完成和朱子理学的建立。朱熹的门生以武夷精舍为臬表,纷纷在各地建立书院,单就闽北地区就有34所书院的建立,于是朱熹理学迅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
    绍熙三年(1192),朱熹63岁,移居建阳考亭,并在考亭修建竹林精舍(后称沧州精舍、考亭书院),又有大批四方学子来考亭拜朱熹为师。朱熹有时也回武夷精舍教授生徒和进行学术活动。朱熹先后在这两所精舍完成了《楚辞集注》、《仪礼经传通解》、《周易参同契考异》、《韩文考异》、《书集传》、《楚辞后语辨证》等一批著作。
    朱熹从14岁定居武夷山到71岁去世的近60年时间里,在外面做官仅7年又3个月,立于朝者(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的老师)仅46天,其余整整50年都以祠录在武夷山讲学著述,共有著述70余部,集“二程”以下理学之大成,奠定了理学学术的基础与范围,确立了理学的历史统绪。同时,朱熹在武夷山培养了大量的学生,据说师从他的学者有500多人。仅《朱文公文集》中所提,与朱熹有书信往来的门人就有200多人。《朱子语类》中所列,记有朱熹语录的就有90多家。通过这些门人,朱子学说、朱子文化得以传播和发扬,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力量、有影响的学派,被称为“考亭学派”。
    朱子学说从南宋末就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历经元、明、清。康熙皇帝为表彰朱熹,御赐紫阳书院(即武夷精舍)“学达性天”匾、朱熹“大儒世泽”匾。武夷山被誉为“道南理窟”,闽北成为“理学名邦”。
    元初福建朱子学者熊禾在《重修武夷书院疏》中就说:“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载,道未有如文公之尊。”现代学者蔡尚思说:“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既精辟地阐述了朱熹对中国古文化作出的突出贡献,也精辟地阐述了朱熹及其理学(朱子文化)与武夷山的特殊的关系。武夷山山水培育了朱熹和朱子文化;武夷山水文化与朱子文化融为一体,在中国古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问:听了程先生的讲说,我们明白了武夷山山水浪漫文化与朱子文化的关系。游酢、杨时都比朱熹早在武夷山传播理学,而他们为什么不能集理学之大成呢?
    答:这是因为:一是历史条件的不具备;二是理学还只是刚在传播、发展,还没有成熟;三是游、杨虽是“二程”的高弟,但仍不具备集大成的能力。
    问:好!程先生现在你谈谈朱子文化对市民生活有些什么影响?
    答:这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首先,社会风气上的影响。朱子文化使民俗纯朴、和善、有礼。
    问:能举些例子吗?现今还有影响吗?
    答:有。闽北人民好客热情,待人有礼,相互间基本上都能做到行仁讲让、和睦。而“和” 即是朱子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文化,大家都在发扬。
    朱子文化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二是尊师重教。宋代有游、杨“程门立雪”,朱熹徒步拜师(从武夷山徒步到延平拜李侗为师、到邵武拜黄中为师);后来闽北各地贤者办私塾都能聘请大儒教授学子,学子尊师勤学,闽北历史上出现了不少名人,真是人杰地灵;今天家长们也都重视教育,希望子女能成才,常在业余时间辅导孩子学习和督促孩子作作业,培育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家长还送孩子参加校外的兴趣班学习。这都是尊师重教的表现。
    问:据说南平重视教育是受邵武的黄峭办和平书院影响的。是这样的吗?
    答:不能这么说。黄峭是五代时人,他在后唐任工部侍郎,因战乱而弃官归隐家乡邵武和平,并办和平书院课读族中子弟。在黄峭办书院的同时期里,建阳有熊秘办的鳌峰书院、蔡炉办的梓里书院。而南剑州(即南平)在五代时也就有一定的文化发展氛围,也出现书声朗朗的景象。到了宋代延平郡内更是“五步一塾,十步一庠”,弦诵之声不绝于耳。北宋天圣乙丑(1025)南剑州知州曹修古建州学,“独先天下”,为全国首开州、县办学的先例。这样,南剑州的教育得到很大发展,南剑州的学风也进入鼎盛时期。在此影响下,私学、书院也纷纷兴办起来,其中名气最大的吴氏双璧吴仪、吴熙在南平玉屏山藏春峡办的书院,理学家杨时、陈瓘和剑浦第一个状元黄裳,以及当时南剑州知州王汝舟等经常到藏春峡来讲学论道,吟诗唱和,并和吴仪成为至交友好。藏春峡书院的创办,对南平(当时名剑浦)的教育发展起到了真正的促进作用。南平在“延平四贤”的影响下,文化、教育更是大昌,读书风气浓厚。据方志记载:从宋到清,南平“五步一塾,十步一庠。家乐教子,朝诵暮弦,洋洋盈耳,称为邹鲁之邦”。
    问:噢,原来是这样!据说,你们在拜师中又恢复了释菜礼,是吗?
    答:是的。每年举办“走朱子之路”活动,并且举行拜师仪式,在武夷山紫阳书院(原武夷精舍)里听老师讲课。拜师仪式,十分隆重,恢复释菜礼即拜师礼,以表示尊师重道、尊师重教。
    问:在朱子文化影响下,还有哪些礼节有所恢复?
    答:前几年,华东师大朱熹后裔朱杰人教授在为儿子举行婚礼时,恢复了朱熹规定的婚礼仪式,并录了像,通过世界朱氏联合会向全世界朱子后裔宣传推广。等等。
    问:还有什么影响呢?
    答:最大的影响,在当前,我认为还是促进了我们思维的改变,即要认真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解放思想,激起文化觉醒(自觉)。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学习、弘扬朱子文化,努力挣脱捆绑在中国文化传统身上的锁链,即找回自己的根。如现在就有人说:“要立足于民族的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民族的责任和天下情怀,并以此为前提来思考我们这个时代的普世价值”,来思考朱子文化为这个时代的普世价值提供些什么。“我们当务之急不再是吸取外来文明的问题,而是要先把自己的文明从根柢上树立起来,这样才可能对中西文化有真正的融合。”我们应该让朱子文化走进你我,走进每一个人的身旁,走进千家万户。
    问:让朱子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南平都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现在据我观察,主要的措施有:一是继续举办学术研讨会,弘扬并扩大朱子文化研究成果;二是举办各种经济、文化活动,与朱子文化的推广结合;三是坚持办好“走朱子之路”的实践,体会朱子文化的精髓。至今,“走朱子文化之路”已举办了六届,今天7月将举办第七届,而且今后“走朱子文化之路”还要开辟出书院之路、海洋丝绸之路等新内容新途径;四是建设基地,普及《朱子家训》的宣传,弘扬朱熹的道德人品,注重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素质。如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大坝村就建设了朱子文化基地,普及《朱子家训》,效果还不错;六是让朱子文化走进校园,这个正在做;五是运用邮票、书画、戏剧、歌曲、电视电影等艺术手段弘扬朱子文化,这已取得一些成果。等等。
    问:刚才您说到要弘扬朱子的道德人品,那朱熹提倡的“忠、孝、廉、节”在朱熹身上都有怎样的体现呢?
    答:封建社会讲忠,就是忠君,忠君就是爱国。朱熹在忠上,表现得是很突出的,有下面几点表现:一是朱熹主张抗金反对投降卖国。他多次上疏朝廷反对和议,并且不避权势,多次对权奸、侫臣、投降派进行抨击,直至发表文告,毁掉秦桧祠,表明他的严正立场。二是朱熹为国家能长治久安,一再直言上疏,要朝廷爱养民力,惩治腐败,惩治贪官污吏,澄清吏治,勤俭治国。三是朱熹主张立朝事君要能以“正君”为职。于是,他敢于正色犯颜、敢于上谏,并且从不阿谀顺旨。他多次上疏要皇帝“正君心”,规劝皇帝能收拾身心,只有君心正了,才能正朝廷,才能正万民,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朱熹在孝上,也表现得很突出。这里主要说他对老师李侗的孝。他是以行父礼拜李侗为师的,因此他是把李侗当作父亲那样进行孝敬的。他不仅虔诚、忠心地对待李侗的教育,而且进学甚力,终成大器,这是最大的孝。
    朱熹在廉上,也非常突出。他一生清贫,生活极为俭朴。有一次他到女婿家,女婿仅以麦饼、素菜、葱汤来招待他。席间,女婿面露羞色,朱熹却赋诗一首慰藉他:“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补脾,莫道农家荤味薄,隔邻犹有断炊时。”又有一次,胡纮到武夷山拜谒朱熹,朱熹以粗茶谈饭招待他,胡纮却不高兴,说朱熹不懂得人情。朱熹传道授徒,也常和弟子一起过艰苦生活。朱熹还发明艾粿、文公糕、文公饼、文公菜,以过清廉的生活,并帮助百姓渡过饥荒。据《宋史》记载,宋朝皇上嘉许朱熹“安贫乐道,廉退可嘉”。
    朱熹在节上,也十分突出。他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外族入侵,反对卖国投降,就表现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直言抗疏上谏,冒着杀头的危险力促皇帝“正君心”,就表现了他刚正不阿的气节。
    问:朱熹还是文学家,请程先生也简要地给讲讲,好吗?
    答:朱熹确实还是个伟大的文学家,但我对这研究不深,不过他的文章即是学术著作也是优秀的哲理散文;他的诗词写得不错,应该说在理学家中,他是一个出色的大诗家,大文学家。这方面,我向你们建议,应该去采访吴长庚教授、杨国学教授。吴长庚教授是上饶师院教授,对朱熹的文学思想有很深的研究,他现在被聘到武夷学院。我还建议你们关于朱子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与民俗的关系、武夷山摩崖石刻,可以分别采访武夷学院兰宗荣副教授、陈利华副教授、朱平安教授。另外,朱熹还是一位历史学家,并创立史学新体裁即纲目体,其代表作是《通鉴纲目》。他还是一位科学家、百科全书家。但因时间关系,这些就不讲了。
    问:好了,谢谢程先生给我们讲了这么多武夷山山水文化与朱子文化的知识。现在,我们合一张影。

 

 

    注:采访在场的还有《朱子文化》主编吴吉民副研究员、南平市朱氏联谊会朱美珍副会长。

2014年5月20至22日回忆整理
创建时间: 2022-09-30 13:55
浏览量: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