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贤书院

 

 

 

兴贤书院

兴贤书院位于五夫镇兴贤古街,建于南宋孝宗年间,为纪念理学先贤胡宪而构筑。朱子学有所成后,曾在该书院讲学授徒。元朝时,书院在战火中被毁坏。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夫边姓乡绅与其他13位乡贤一起倡议,在时任崇安县县令张翥的支持下,重建兴贤书院。1988年和2015年,又分别进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修缮。2018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兴贤书院列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8月公布为南平市第一批朱子文化遗存名录。

兴贤书院门楣匾额上有“洙泗心源”四个大字,表示书院办学的性质是传承弘扬孔孟儒学。洙水、泗水是中国山东省中部的两条河流,孔孟故里山东曲阜、山东邹城就在这两条河流边上,后来,人们将“洙泗”作为孔孟故里及孔孟儒学的代名词,“洙泗心源”意指朱子理学的源头就是孔孟儒学,是对孔孟儒学的继承的发扬,它与孔孟儒学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书院门楼正中最高处和左右两边门的上方各有一顶官帽,分别代表科举考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映射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的文化意蕴。还有栩栩如生的飘逸仙女,金光灿灿的黄金屋等浮雕,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形象表现。

大门两边设有侧门,一边是“礼门”,一边是“义路”。读书人通过“礼门”进入书院,既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学习为人处世的礼仪规范。学成之后要走“义路”,按照道义 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体现读书人的气质。

书院内,学堂中央高悬“继往开来”匾额,即继往对、开来学的意思,提示学子要不忘本来,开创未来。

匾额下方是一幅《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的大型壁画,高3.27米,宽2.26米。壁画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龙一共生九个儿子,各有不同的个性与法力,也有不一样的弱点。之所以将“龙生九子”图镶在主墙,主要是用这样的神话形象警示教育要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人师才要挖掘不同学生的长处,弥补其不足 。

来源:《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