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彦寿:“意象国学•启蒙” 丛书序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方五岁的幼童,极其聪颖。爸爸把他送到学校,老师教他读《孝经》。没想到,这部教人要孝顺父母和长辈的儒学经典,他很快就理解了。在书的空白处,他写下了六个字:“不若是,非人也!”大意是:不孝顺父母长辈,那还是人吗?这个幼童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儒学大师朱熹,世人尊称其为“朱子”。
正因为有了幼年习学的切身经历和体验,朱子成为历史上最重视童蒙教育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认为,婴幼儿时期,知识和思想都是一片空白,谈不上有何主见,这时,就应以儒家先圣的格言警句来时时影响他们,即便此时他们未必能真正理解,但只要不断地对他们进行熏陶,久而久之,就会接受这些思想。
这就是朱子的培根固本、童蒙养正的教育思想。用良好的、健康的道德理念和教育方法,使儿童从小就能构筑起一道知耻明辱、存善去恶的道德防线,以此抵御外界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在实践中,朱子以儒学德育观基本精神为指导,结合当时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并根据自身的实践和期望,以一位大学者的身份,亲自编纂了大量适合少儿阅读的书籍,如为人们所熟知的《童蒙须知》《朱子家训》《小学》等。
作为一个教育家,朱子不仅重视家庭教育,也重视学校教育。《童蒙须知》又名《训学斋规》,是朱子写的一篇启蒙读物。“斋”就是学舍,原先用在家庭教育上,名《童蒙知》,其后用在学校教育上,则称《训学斋规》。所以,《童蒙须知》既是家庭教育的教材,也是学校教育的学生守则。当然,仅仅停留在诵读儒家先圣的格言警句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仅仅是“言”,而儒学尤其是朱子学是行动的学说,更强调“行”,重视言行一致。朱子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名曰“致知力行”。朱子在《童蒙须知》中,开篇就讲,对年幼尚不明事理的儿童,要从学穿衣、戴帽、说话、走路开始,然后是学洒水扫地、打扫卫生,再后来是读书写字,以及其他的一些小事,都应该去学,其目的就在于引导儿童孝顺父母、尊敬长辈、陶冶身心,以及了解与这些“小事”相关的道理。这就把怎么穿衣、怎么讲话、怎么走路、怎么做卫生、怎么读书写字,也就是每个人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日用常行”与“修身、治心”之道联系起来,从而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日用常行是修身、治心的外在表现,修身、治心则是落实为人之道的内在动力。朱子认为幼儿教育“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就是使幼儿早期教养形成的良好习惯与知识一同增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形成某种稳定的良好品质。
在《朱子家训》中,日用常行与修身、治心之道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揭示。文中提出了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体现了朱子理学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目标和家国情怀。在文末,又特别强调了“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的“日用常行之道”。朱子在此特别强调了传统儒学的为人之道、修身之道必须落实在日常生活的细处、小处和实处。
对少年儿童的教育,现在许多家长有两种错误且截然相反的做法。一种是对孩子极度溺爱,把从小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诸如穿衣、穿鞋、吃饭、洗衣等“日用常行”全给包办了。这么做,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独立行动、独立思考的能力,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经历,久而久之就把孩子养成了生活不能自理、心智不健全、凡事等靠要的巨婴。另一种做法,是受一种错误的理论误导。这种理论与“养正于蒙”的儒家学说正好相反,叫释放孩子的天性,也叫快乐教育。父母完全放手,不加约束,不加管教,让孩子获得绝对自由和快乐。这很容易导致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产生一批不懂规矩、跋扈乖戾、没教养、没有道德意识的“熊孩子”。
本丛书的编纂者用心良苦,借鉴前人的智慧,从朱子理学这一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宝库中撷取精华、精心策划,编纂了这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丛书包括《朱子家训》《童蒙须知》《朱子故事》《朱子诗词》《朱子后学》等,为处于童蒙时期的小读者,以及家有儿女却又不知如何“养正于蒙”的家长,提供一套既传统又现代、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育儿经”,让我们的下一代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不走错路,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走弯路。
殷殷切切,谨以此与广大读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