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

 

前   言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五次全会和《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精神,编制本《规划》。规划基期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市文化工作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总要求,努力营造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文化氛围,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实现“县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的目标,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武夷新区文化艺术馆、影剧院、美术馆、图书馆完成环评、初步设计、方案规划等前期工作。市博物馆建成投入使用,市图书馆改扩建升级。邵武、松溪文化艺术中心、政和文化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浦城、政和等四县(市)图书馆和延平、建阳文化馆完成改扩建。10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改造,建成1628个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

    全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市新设立图书流动点94个、艺术扶贫点36个。建成群众文化激情广场示范点6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县支中心10个,乡镇文化站基层服务点120个,社区电子阅览室18个。扶持非遗院团开展公益性演出460场,每年送戏下乡200余场。文化单位年下乡辅导3000余人次。积极开展创建文化先进乡镇、文化明星村活动,命名首批“文化先进乡镇”20个、“文化明星村”106个。目前全市有社区文艺团队600余支,农民创作社、艺术团近200个。

    广播影视网络化系统化建设步伐加快。2012年底全市共完成3229个已通电自然村80430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提前三年完成“十二五”任务目标;完成7个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1628个建制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和农村有线广播县乡村三级联播联控暨应急预警系统建设;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整体转换达58万户。全市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46%,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58%。城市数字影院从2011年仅有3座增加至13座,共有银幕49 块,座位6520个,实现了县县有数字影院的目标。认真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十二五”期间,农村电影放映97680场次,全面实现一个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文艺创作进一步繁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艺术创作。创作了《朱子之歌》《一轮明月》《建设者之歌》《群众路线颂》等戏剧和专题文艺演出节目。组织参加第五届福建艺术节,6个剧本获得征文奖;参演节目获1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三等奖17个;《吾村吾民》入选“福建省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库”。南词说唱《只想洗个澡》获七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奖,挑幡表演《欢庆》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南词表演唱《九曲棹歌》等5个作品获闽浙赣皖四省四市艺术节金奖。版画《都市迷失》入选北京国际美术作品双年展,获青年美展优秀奖。《都市幻境》等6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油画《青春纪事》获首届福建省美术双年展金奖。国画《遥望家乡的小山村》入选七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并收藏。工笔画《秋水清寒》被省美术馆收藏。剪纸《豆蔻年华》等五幅作品获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杰出作品奖。拍摄制作了11部影视剧。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成效良好,顺利完成原市文化与出版局和原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职能合并,组建南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积极稳妥推进局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市剧目创作室与市群众艺术馆完成整合,组建南平市文化艺术馆。市影剧院并入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县(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机构合并改革稳步推进,松溪、邵武、顺昌三个县(市)组建了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顺利稳妥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广电网络整合改革,文艺院团改革工作受到国家文化部的通报表彰。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完成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责任清单的清理工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各类行政许可事项缩减至5项,公共服务事项缩减到35项,均按要求入驻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受理。精简行政审批环节,基本控制在3个环节内和法定时限50%内。加大职能转变力度,着力加强取消和调整的文化文物、新闻出版行政审批项目后续监管工作。
   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开展“平安文化市场”和“扫黄打非”行动,严厉打击文化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立案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198起,收缴盗版图书18728 册、盗版音像制品31153张。组织开展全市文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114家网吧、154家娱乐场所、1家演出经营场所和113家印刷企业已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

    ——文化产业实力逐步增强。至2015年底,全市文化产业总资产167.67亿元,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01亿元,占全市GDP的3.8%,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1.84%。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609家,从业人员4.61万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35家,拥有省级认定备案的在建文化产业园区7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武夷山文化创意园区被列入全省十大重点园区。建瓯武夷根艺园区、建阳建盏文化一条街等特色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建设了武夷水秀梦之泉、万新影城等一批重点项目,五夫朱子文化园等项目有序推进。圆满完成5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参展交易任务。成功举办12场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引进招商项目245个,总投资465亿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闽北日报》、《武夷学院学报》、《朱子文化》和《武夷山》四种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及侨刊乡讯。印刷企业128家,出版物发行网点211个(不含新华书店),预计2015年全市新闻出版业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年均增长9%。电影产业不断壮大,新成立4家影视经营单位,电影票房持续提升,总收入从2011年247万元增长至2015年1900余万元,票房收入实现连续3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力推进。完成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新增文物点2531处,涉台文物70处。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传统村落85个,新增中国传统村落10个。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注册的24家收藏单位24628件(套)文物登录;完成“朱子文化”文物资源系列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35处,可移动文物23件(套),古街1条,基本厘清朱子文化遗存遗迹情况;完成“万里茶道”文物资源野外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31处,可移动文物47件(套)。延平书院、考亭书院等重点项目复建工作有序推进。“十二五”期间共规划编制项目54项,争取中央、省上财政补助文博系统项目经费1亿多元。

    五年来,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浦城剪纸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活字印刷术(光泽)等6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武夷山(武夷茶文化)、松溪(版画)获得“2014-2016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中国印刷博物馆福建印刷文化保护基地”在建阳区挂牌建立。编辑出版《血脉——闽北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记忆与思考——闽北古建筑·古村落摄影展作品集》《南词五十年》等书籍10多部。每年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论坛、讲座等宣教活动30余场,开展“非遗”院团进社区、进校园演出100多场。
    ——对外对台文化交流取得积极成效。成功举办第三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齐天大圣文化交流活动,组织赴台参加“海峡论坛·两岸朱子文化交流活动”、赴毛里求斯进行茶艺表演活动,着力宣传朱子文化、大圣文化、茶文化。南词说唱《闽北新貌》等文艺节目分别赴香港、澳门参加旅港联谊会、澳门南平联谊会组织的经贸活动,得到港澳同胞好评。延平战胜鼓参加厦门第三届郑成功文化节,受到台湾同胞的欢迎。创排《朱子之歌》,赴台湾交流演出,博得了岛内民众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和热烈反响,被列入国台办2014年对台交流重点项目。组团参加马来西亚婆罗洲文化节,澳门福建艺术节,献上具有浓郁闽北特色的文艺节目,受到当地人民热烈欢迎。深入开展省市文化互动交流,组织“忘不了的乡愁”闽北古村落古建筑摄影作品展和《闽瓷遗珍—南宋茶洋窑出土瓷器展》分别到青海和陕西展览,引进《唐卡绘画艺术精品展》、《耀州窑陶瓷精品展》、《青海柳湾彩陶展》,为加强我市与青海、陕西民族文化、旅游文化交流,推介宣传闽北发挥了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举办和参加闽浙赣皖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等交流活动,不断扩大闽北文化的影响力。

     二、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对南平文化事业的改革、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一)从改革发展的机遇来看: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事关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省委、省政府支持促进南平加快发展,文化改革发展也迎来了的机遇。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武夷新区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给予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南平推进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及支持南平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腹地拓展重要支撑等重大政策。这都为南平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政策红利、注入新活力,要求相应的任务、指标和措施等与之配套跟进。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蓬勃发展,“互联网+文化”发展态势以及适应经济新常态,为发展文化产业、拉动文化消费提供新契机。
    (二)从改革发展的挑战看: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任务还很繁重。二是全方位、高标准的城乡一体化使得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入高质期,对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在数量、质量、品种等方面都有新的更高需求。三是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企业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深刻,融入科技发展潮流,推进文化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五是基于服务型社会的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仍需加大。六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原有的空间环境和人文氛围发生深刻变化,文物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文化遗产保护亟待加强。七是专业人才匮乏,队伍结构不合理。艺术创作后劲不足,专业队伍青黄不接,精品力作缺乏。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系列重要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导向。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推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文化管理新途径、新举措,提高文化的科学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和发展业态创新,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坚持科学发展。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科学分析当前及今后文化发展的新规律,明确发展方向,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文化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四)坚持统筹兼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文化领域各方面的重要关系,优化配置各方资源,提升综合效益。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改善服务为重点,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体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公共文化网络设施全面覆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手段日益完善。品种丰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体系和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基本建立。到2020年,力争全市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都达到等级馆标准。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室外转室内建设,为农村群众提供数字电影服务,确保一村一月免费观看一场数字电影。
    ——文化产业规模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区域布局合理、主导产业突出、企业实力较强、闽北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品牌。至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以上。
    ——文化艺术创作生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加强文化精品生产,推出2-3个(台)具有闽北特色的优秀剧(节目)。以内容生产创作为核心,以适应群众需求的文化娱乐产品的不同形态为拓展方向,重点打造一批优秀出版物、影视作品、节目栏目,南平市社区文化艺术周、南平市农村文化艺术周等文化品牌活动,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创新持续推进。
    ——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机制,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水平显著增强,文物和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
    ——文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文化行政部门职能加快转变,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宏观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文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准入政策和退出机制调整完善,监管体系进一步优化,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
    ——文化人才培养环境进一步优化。培养造就一批年富力强,富有生机活力的文化艺术创作、演出、新闻宣传队伍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基本形成结构合理、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文化人才队伍。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完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数字影院、剧院、高山发射台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武夷新区文化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影剧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电影院、剧院设施设备。加强少儿图书室建设,争取建立市本级少儿图书馆。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到2020年,全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形成符合实际、运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与运行机制,建设一支扎根基层、专兼职结合、综合素质高的基层文化队伍。坚持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以县为单位推进落实《福建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实施标准》(2015-2020)。
   (二)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
    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努力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通过政府采购、建立基金、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民营企业和私人积极捐资捐赠支持文化建设,特别是捐建或自建文化基础设施。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引导文化类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三)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统筹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等设施,完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等工程,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数字文化云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加强手机电视等新技术应用,推动手机终端软件(APP)、微信等基于新媒体的数字文化服务。巩固和完善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及县乡村三级联播联控应急预警系统建设;完成全市广播电视高山发射台基础设施建设和高山台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建设任务;加快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开展“三网融合”工作,积极拓展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至2020年,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9.5%以上。
   (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实施“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行动,积极参与构建全省统一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社会化运作网络平台。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社会捐赠等方式,为免费开放提供资金等方面保障。建立群众需求征集和反馈机制,制定并定期发布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开展文化服务“一卡通”,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举办农村文化艺术周、社区文化艺术周、“激情广场大家唱”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和“新农村大舞台”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文化下乡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民俗、娱乐以及“演艺惠民”等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进校园。围绕国家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民俗节庆、文化主题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组织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推进红色文化、朱子文化、乡土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形态。传承弘扬闽北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水平。在继续做好宗祠普查、书院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引领带动书院、宗祠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鼓励和引导组织开展特色民间工艺、民间戏剧、曲艺、舞蹈、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传承活动和民俗文艺活动。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提升项目,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室外转室内建设。鼓励公益电影放映进校园、进军营,为未成年人、军人、城镇低收入居民、进城务工人员等提供免费观影服务。开展“全民读书月”等多种形式阅读促进活动,建设全面阅读示范基地,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

    二、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

   (一)健全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
    建立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能为中心,不断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严格主管主办制度,推进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企业行业协会与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包括下属单位)脱钩。建立协调有序的综合执法运行机制,推进综合执法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深化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形成有效运行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断完善现代流通体制,构建统一、高效、便捷的文化市场管理网络。
   (二)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管理机制
    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全员聘用、岗位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继续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建设。全面完成市、县两级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企改制。创新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发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推广居民、村民评议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引导城市社区居民和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培育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引导它们依法依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等载体,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打造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平台和评价平台,进一步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队伍管理和培训,确保有岗、有人、有为,发挥村级文化协管员、广播员、电影放映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三、努力推出更多优秀艺术作品

    继续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举办各类艺术活动,打响闽北文化品牌,推选优秀作品参加省级、国家艺术活动和评奖,力争取得好成绩。组织开展地方戏曲普查和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创作生产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艺术作品。
   (一)持续实施艺术精品工程。继续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鼓励创新创优,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和闽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组织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实施濒危剧种曲种抢救工程,加强对地方戏剧的保护研究。整理优秀传统戏曲作品,扶持地方戏曲重点院团,培养潜心钻研、德艺双馨的创作表演人才,推出珍贵的地方戏曲史料及作品。加强艺术规划引导,精心组织艺术作品创作生产,积极参加第七届福建艺术节暨福建省第27届戏剧会演及第四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节目展演活动,第九届、第十届全省青年演员比赛,第一届、第二节福建戏曲优秀传统经典折子戏展演,“百合花”舞蹈奖、“八闽丹青”美术书法奖等,着力提高各类文艺作品质量和在全省的竞争力,力争有2—3个(台)、20个以上作品在国家或省级重要赛事中获奖。拍摄生产影视作品10部以上。组织文化系统艺术单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展采风创作、结对帮扶等活动。积极举办各类艺术活动,推动闽北文化“走出去”。积极开展优秀作品巡展巡演系列活动,发挥精品力作的社会示范效应。
   (二)打响闽北文化品牌。挖掘、整理、研究闽北特色文化资源,重点挖掘红色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大圣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鼓励以戏剧、影视、美术、创意设计等艺术形式创作突显闽北本土文化的优秀作品,提高闽北文化影响力。推动武夷山等重点旅游景区创作文化旅游演艺精品,提升演艺水平并开展常态化商业演出。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专题活动,建设红色文化交流平台,创作生产一批红色艺术精品,提升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积极主动参与省上组织的“朱子文化美术创作工程”,扶持朱子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具有闽北历史特色出版物的出版工作。推动南台两岸在演艺方面的交流合作。推进优秀广播电视品牌栏目创作生产,支持广播电视媒体打造品牌活动,挖掘闽北传统历史文化传奇故事,培育一批导向正确、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品牌频率频道和节目栏目,重点扶持原创性、公益性和少儿类栏目。

    四、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不断完善我市各级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继续重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发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重点保护开发朱子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陶瓷文化、印刷文化等具有闽北特色的传统文化,加强鼓励文创开发力度,提升闽北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一)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任务。加大文物征集力度,丰富馆藏文物资源。实施重点文物特别是国保单位、省级涉台文物抢救工程,跟踪落实“十二五”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储备库53个项目。认真组织推荐申报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切实加强文物保护,提升闽北古廊桥遗产特别是15座木拱廊桥整体保护规划,进一步推进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3座廊桥(政和后山、洋后、赤溪)申遗工作,拓展闽北古廊桥科研工作。推进万里茶道(福建段)捆绑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工作。加大朱子文化遗存保护工作力度,完成《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加快朱子文化遗存提档升级和保护工作。突出抓好朱子文化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五夫朱子文化园、延平书院、考亭书院、朱子学堂等项目建设。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安防设施设备建设,逐步完成新增5处国保单位、20处省保单位安(消)防设施设备安装。加强武夷山“双世遗”保护与管理,推动武夷山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施闽北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程,加强原中央苏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在武夷山等红色旅游基地建立红色文化博览馆、文化景观,提升打造一批红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配合住建等部门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工作,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街区、村落文化内涵,妥善处理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文物执法水平和执法力度,配合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文物走私、非法交易等各类文物犯罪活动。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整体保护。重点保护发展红色文化、朱子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陶瓷文化、印刷文化等具有闽北特色的传统文化,加大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努力培养一地一品一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品牌。加大对面临生存危机的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实施抢救性记录工程。鼓励社会文化研究组织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文化研究工作,推动闽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培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推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字化保护,配合做好《福建文化记忆》数据库群和“闽台宗祠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推进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南平南词、政和四平戏、建窑建盏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和合理利用。加强朱子文化建设研究,打造朱子文化品牌。力争申报成功与朱子文化相关的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确定一批市、县级非遗项目。积极配合省上争取设立国家级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书院文化建设纳入朱子建设范畴,重点建设延平书院、考亭书院等以“闽学”、“朱子文化”为亮点的书院,复兴书院文化传统。做好建本文化的统筹规划,加快中国印刷博物馆福建印刷文化保护基地和中国印刷博物馆建阳分馆建设,开展传统印刷文化遗存普查和保护基地重点区域认定,加强印刷文物保护和传统印刷技艺传承。组织民风民俗、民间传统技艺系列展览展示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形式和内容。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开发形式多样的旅游体验产品和伴手礼。扶持有特色的对外宣传交流表演团体,积极开展各种宣传展示活动,提升闽北文化遗产在海峡两岸的影响力。

    五、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文化产业重点领域进一步发展,优化结构升级,促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特色产业群,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不断扩大文化消费,逐步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持续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突出重点领域,发展特色产业。
    1.文化旅游产业。
突出打造朱子文化旅游品牌,推进朱子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五夫朱子文化园、建阳考亭武夷旅游文化园等项目。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盘活利用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扩大“朱子文化节”、“大圣旅游文化节”等文化节庆品牌的影响力。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文化娱乐等具有展示性、互动性、创意性项目,在武夷山(或武夷新区)建设“闽北传统文化体验馆”,内设茶道、剪纸、古琴、挑幡、美食、建盏制作等各种专题体验区,创造性展示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推动引领我市旅游从观光旅游形态转型为深度体验形态。
    2.茶文化产业。提升“大红袍”、“北苑御茶”、“政和工夫”等茶叶品牌文化内涵。建立以武夷山为中心的闽北茶文化产业基地,大力扶持开发茶具、茶餐饮、茶演艺、茶文化博览、茶文化研究等系列衍生产品,扩展茶文化的产业层次和价值空间,扩大闽北茶文化影响。
    3.工艺美术产业。支持松溪版画、浦城剪纸、建窑建盏等传统工艺品的创新和发展,在保护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鼓励引导企业提升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能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做优做强建瓯、邵武、政和等地的竹木工艺品生产企业,建设竹文化产业园或竹创意空间,实现竹木产品与现代生活结合,提高产品附加值。在武夷山(或武夷新区)设立“福建武夷文化产品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一个集全市文化产品生产、创作、展示、交易为一体的平台,借助互联网+现代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高文化产品市场价值。
    4.演艺娱乐产业。加快演艺基础设施和演出院线建设,加强舞台技术装备升级换代,丰富舞台艺术表现形式。扶持演艺企业创作生产面向市场服务群众的精品佳作,支持开发具有地域文化元素的原创产品,推动地方剧种、民间歌舞、民间艺术、传统民俗节目发展。支持印象大红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上市融资,发挥其龙头作用,带动“朱子之歌”、“武夷水秀”、“邵武张三丰”等演艺项目做精做强,加快演艺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5.广播影视产业。实施广播、电视、电影精品建设工程,加强节目策划、制作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大力开发能够彰显我市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原创性广播影视文化产品,打造一批精品节目和特色栏目,加快武夷山、顺昌影视基地建设。鼓励投资影院建设,提升数字影院管理水平,促进电影票房较大幅度增长。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实施乡镇影院数字化改造建设,力争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试点城镇均建有一家数字影院。
    6.出版印刷业。推动传统印刷业转型升级,开拓数字印刷、3D打印等新业态,促进印刷业由数量扩张、粗放经营向质量效益和绿色创新转变。支持侨刊乡讯入台发行。培育新型市场主体,积极开发网络新闻出版服务,做大印刷和广告产业规模。推进闽北印务基地暨传媒文化综合体建设。以南平新华发行分公司为龙头,建设大型图书期刊物流配送中心,力争在武夷新区建设图书发行中心,完善出版物分销和配送体系。鼓励实体书店创新经营、转型升级,建设成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消费场所。“十三五”时期,全市新闻出版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7%。
   (二)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突出内涵提升,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科技、农业等领域融合发展,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实施“互联网+文创媒体”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一批重点“互联网+”文化企业。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组建或与高校、科研机构、专业设计单位共建工业设计中心,引导扶持文化创意设计平台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区打造运营模式新、配套设施好、服务环境优、孵化能力强的“众创空间”,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企业和品牌。
   (三)加快园区集聚,做强产业集群。按照主业突出、功能明晰、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规划布局。加快建设武夷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建瓯根雕文化创意园等现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支持业态关联度高、带动效益强的重点项目落地,不断提升投资强度和投入产业效益。全面提升重点园区产业配置能力和公共增值服务水平,建好展示交易、信息服务、技术集成、企业孵化等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与平台。积极助推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特色产业集聚,着力培育创意、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集群。引导根雕、建盏、竹工艺、剪纸、箱包、奇石等企业延长产业链,深化经营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优势文化企业集群,拉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推进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集团加快兼并重组和上市,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等方式融资。培育重点文化上市后备企业10家以上。出台小微文化企业孵化培育计划,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服务,推动企业协调发展。
   (五)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落实“先照后证”,深入推进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市场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服务好基层群众和企业,健全市场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管理,充分运用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促进文化市场主体诚信建设和公平竞争。加强版权保护,全面完成全市国有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和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动,以知识产权日等为时间节点,广泛宣传版权保护工作和法律知识,营造良好氛围。“十三五”时期,我市作品自愿登记数量年均增长不低于8%。开展“扫黄打非”和创建“平安文化市场”等各项专项行动,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电影市场巡查监管,提高电影售票监管系统和农村电影放映监管水平。深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文化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

    六、增进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提升闽北文化影响力

    文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对台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对台文化遗产保护更加完善;对台文化辐射、影响力明显增强。
   (一)打响对台文化品牌。加快推进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工作,积极谋划中国朱子文化研学旅游基地项目,创建国家级朱子文化研学旅游目的地;抓好纪念朱熹活动,提升《朱子之歌》专场演艺水平,积极参与“海峡两岸朱子文化研习营”和朱子之路游学活动,努力把朱子文化打造成闽北文化第一品牌。推动海峡两岸朱子理学文化、茶文化、郑成功文化、宗祠文化等交流活动,支持战胜鼓、挑幡、大圣文化、蛇文化、蛙文化等民俗活动的交流。
   (二)打造两岸共有文化。以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朱子文化节等活动为平台,着力打造两岸共有文化,建立台湾同胞根祖同溯的精神家园。系统整理涉台民间民俗文化遗产,深化对共有文化的挖掘研究。加强与台湾文化、学术团体的研讨交流,扶持编创一批与台湾有关人物、事件、物产、风俗的精品节目和出版物,充分彰显闽台文化渊源。

   (三)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有效利用政府间经贸、文博、旅游等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文艺演出、艺术展览、非遗保护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友好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全国各地文化交流活动。培育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交流项目,组织赴港澳艺术交流,支持侨刊乡讯入台发行,提高闽北文化认知度。推动闽台两岸演艺企业携手打造优质演出剧目,加强在传统戏剧、舞蹈、剧院管理等方面交流合作。

第四章 保障措施

   “十三五”期间,县、乡两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贯彻落实文化经济政策、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推动闽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文化建设工作责任制,把文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之中,作为评价当地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协调机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研究制定文化建设目标考核测评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良好格局。

    二、完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

    建立稳定的文化投入增长机制,继续支持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完善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面向企业、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市、县党委、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评估和督导制度,评估结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核。制定和完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经济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完善公益捐赠和赞助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和企业家通过冠名、建立基金、捐款捐物等形式,资助文化建设或自建面向公众开放、非赢利性的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三、推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南平市文化人才工程,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推动力。实施文化艺术名家工程,培养一批文化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业带头人。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在城市社区发展文化指导员队伍,在农村发展文化管理员队伍,继续实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分批培训各文化馆、图书馆员工、乡镇文化管理员、文化志愿者及各艺术门类骨干,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根据发展文化产业的需要,加强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能力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重点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推进政府职能由微观向宏观转变,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全市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培育和重塑一批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巩固和发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成果,进一步强化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文化创新。积极推进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提高精品创作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积极推进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创新。鼓励文化企业以多种形式进行文化科技开发和创新,增强文化企业综合竞争力。

创建时间: 2022-09-30 16:34
浏览量: 607